所在位置: 農信資訊 > 媒體報道

打通農村普惠金融“堵點”

四川農信將調查研究置于查擺問題之初,扎根基層回應群眾關切

2019-09-06 15:49:07    來源:四川日報   作者:侯沖  點擊數:

【看成效】存錢繳費在村里一站搞定

  “茶葉要炒一道揉一道,三炒三揉,最后烘干。”825日,蒙蒙細雨中,雅安市名山區(qū)解放鄉(xiāng)銀木村村民高欣鈺手持木鏟,教游客炒茶。她身邊圍著十幾人,邊看邊拍。

  高欣鈺一直想開一家茶旅融合的農家樂,但苦于沒有啟動資金。今年6月,村里四川農信鄉(xiāng)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業(yè)務員鄭淋,在聽說高欣鈺的需求后,主動找上門來,為她提供了30萬元的貸款,并對該信貸產品作了詳細介紹。

  “通過四川農信手機銀行就可以自助放款和還款,在貸款期限內還能循環(huán)使用。”高欣鈺說,如今丈夫主廚,她負責教游客炒茶,一家人把農家樂開得紅紅火火。銀木村黨支部書記彭啟華告訴記者,目前全村共有11戶村民辦起了農家樂,其中10戶都通過服務站辦了貸款。

  銀木村曾是金融服務“盲區(qū)”。村民羅軍擁有十幾畝茶園,一到春天,光是賣茶葉每天就能收入幾千元,但這也給他帶來幸福的煩惱。原來,賣茶收入大部分以現金交易,而距離銀木村最近的銀行在五六公里外的解放鄉(xiāng)上。“存吧,每天折騰一遍;不存吧,那么多現金放家里不放心。”羅軍說。

 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,四川農信在廣泛調研基礎上,在銀木村探索建立了全省首家鄉(xiāng)村金融綜合服務站。服務站位于村委會一樓,走進服務站,迎面就是一臺自動存取款機。“現在到村委會就能存錢了。”羅軍笑說。

  在服務站,記者見到了來這里繳納水電費的村民葉本科。他說,之前繳水電費必須去兩個不同的鄉(xiāng)鎮(zhèn)。如今在服務站里,一站就能搞定。截至7月末,四川農信已打造鄉(xiāng)村金融綜合服務站(點)1783個,聘用金融服務聯絡員2.35萬名,農村金融“毛細血管”進一步暢通。

  主題教育開展后,鄭淋又遍訪了村里農家樂。他發(fā)現,隨著中秋、國慶等節(jié)假日臨近,村里農家樂又將迎來一個黃金期,但不少村民此前將貸款用在了裝修上,如今面臨流動資金少的困境,可能影響接待能力。針對這種情況,雅安農商銀行名山支行決定,再增加一定生產經營性授信額度,額度為5萬到10萬元。

  “這回可以放手干了!”高欣鈺興奮地說。

 

【談體會】堅持把“改”字貫穿全過程

  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、理事長艾毓斌:

  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省農信聯社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“三農”金融服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,堅持把“改”字貫穿全過程,邊學習、邊調研、邊檢視、邊整改,做到了“規(guī)定動作”有序落實,“自選動作”彰顯特色,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。

  明重點,抓好統(tǒng)籌組織。根據主題教育安排,結合四川農信實際,先后制定領導班子成員調研方案、督促指導方案等6個工作方案和“8+3+2+2”專項整治方案,對主題教育各項重點工作進行再明確、再細化。

  訪民意,搞好調查研究。把調查研究置于查擺問題之初、貫穿主題教育始終,結合講專題黨課和征求意見工作,全省農信系統(tǒng)各級領導班子積極深入一線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,實事求是檢視問題。目前,共梳理意見建議51條。

  強整改,做實為民服務。逐一梳理并列出問題清單、整改清單、責任清單,對問題實行銷號管理,一件一件整改到位。主題教育以來,在安岳、攀枝花等地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檸檬貸”“攀果貸”等金融產品,滿足“三農”發(fā)展有效融資需求。開展以走訪一般農戶、貧困戶、小微企業(yè)等為重點的“走千訪萬”活動,有針對性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務。加大鄉(xiāng)村金融綜合服務站(點)建設推進力度,計劃在5年之內,在具備條件的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行政村實現鄉(xiāng)村金融綜合服務站(點)服務全覆蓋。特別是617日宜賓市長寧縣發(fā)生6.0級地震后,第一時間提供應急救災貸款,最大限度滿足災區(qū)群眾、企業(yè)應急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金融服務需求。

  今年67月,全省農信系統(tǒng)各項存款增長快于同期、各項貸款投放穩(wěn)步增長,其中,涉農貸款占全省銀行業(yè)的28.4%。上半年小微企業(yè)貸款利率同比下降2個基點。(轉載于《四川日報》2019年9月4日二版頭條)

責任編輯:管理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