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 農信資訊 > 媒體報道

【新華社】“金果果”背后有個“金保姆”——四川蒼溪金融扶貧見聞

2019-11-29 17:12:35    來源:   作者:  點擊數:

新華社成都11月26日電題:“金果果”背后有個“金保姆”——四川蒼溪金融扶貧見聞

新華社記者 胡旭

時值初冬,馮明武“自強家庭農場”里大片的獼猴桃已采摘一空。果園空了,腰包鼓了,老馮告訴記者:“今年價格不錯,果子很早就被客戶訂走了,加上在網上賣掉的,純收入能有10多萬元。”

?

馮明武在農場查看獼猴桃。

馮明武所在的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位于川陜革命老區(qū),是秦巴山區(qū)的貧困縣,也是我國紅心獼猴桃原產地。近年來,獼猴桃已經讓蒼溪全縣2萬多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,是名副其實的“金果果”。

但就是這個“金果果”,也曾讓馮明武陷入“絕境”。

2011年之前,馮明武在浙江務工,曾幫一個老板打理農場,攢了些錢后自己出來承包工廠車間。萬萬沒想到,剛單干不久,老馮就在一次機械事故中不幸失去左臂,醫(yī)藥費和康復費耗光他所有積蓄。

身殘志堅的馮明武沒有倒下,他利用打工學到的農場管理經驗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借錢在蒼溪老家五龍鎮(zhèn)雙樹村流轉20畝土地,種上獼猴桃,還搞起生豬養(yǎng)殖。但就在即將迎來收成的2014年,一場潰瘍病席卷果園,老馮再次損失殆盡。

馮明武妻子在整理采摘的柿子。

但命運的大門沒有關閉,在2014年,國家扶貧信用貸款政策加快落地。憑借強烈的致富意愿和良好的信用口碑,蒼溪農商銀行為馮明武提供了5萬元的最高額度信用貸款,幫助他重新出發(fā)。

有了這筆資金,馮明武奮起再戰(zhàn),一鋤一苗恢復果園,一桶一勺繼續(xù)養(yǎng)豬。銀行信貸人員也邀請農技專家上門指導,想辦法讓他少走彎路。在各方努力下,第二年,馮明武家出欄一批生豬,經濟條件有所改善。

隨后,馮明武慢慢周轉循環(huán),不斷擴大種養(yǎng)規(guī)模。如今他家農場流轉土地已經達到80畝,近萬株獼猴桃、黃金梨等逐年豐產,跑山雞、生豬等出欄量年年增加。通過農場務工、帶動種植等,周邊7戶村民也在他的幫扶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。

“沒有銀行的支持,我什么事情也辦不成!”馮明武感嘆,正是蒼溪農商銀行在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,才幫他渡過難關,后來又多次通過“兩權”抵押等方式向他放款,累計貸款額達到45萬元,成為自己產業(yè)脫貧的“金保姆”。

“我們農商銀行就是要扎根農村、親近農民、搞懂農業(yè),充分發(fā)揮金融對扶貧的杠桿作用。”蒼溪農商銀行行長陳德勇說,截至2019年9月末,該行累計發(fā)放扶貧小額貸款8億元、農地貸款4億多元,幫助2萬多戶貧困群眾解決了脫貧致富的資金難題。

蒼溪縣普濟鎮(zhèn)秀海村的助農取款服務點。

 

在蒼溪,金融機構不僅為獼猴桃等特色農業(yè)注入了發(fā)展“活水”,還為病害天災提供了風險保障。

“獼猴桃種植資金投入大、回收周期長,天災和病害是最大的威脅。”人保財險廣元分公司總經理吳運全說,隨著政策性農險產品的推出和完善,像馮明武這樣一遇到風險就“全軍覆沒”的情況大幅減少。

在蒼溪縣龍王鎮(zhèn)友誼村,張平與合伙人聯(lián)合流轉了800余畝土地開展獼猴桃種植,通過土地流轉費、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崗位等,有效帶動周邊近百戶村民脫貧奔康。但在2015年,果園遭遇高溫天氣,損失慘重。

“之前三四年一直在投入,剛剛進入豐產期,就遇到當頭一棒,直接不想干了!”張平回憶當時的心情,是焦急又沮喪。好在他之前已經給獼猴桃上了保險,幾天之后,保險公司就主動上門勘察災情,并且很快給他理賠了30萬元。

“這筆錢雖然不能完全彌補損失,但避免了資金鏈斷裂,讓我們重拾信心。”張平說,近幾年,自己的獼猴桃果園得到的保險理賠額總共達到80萬元,大大降低了種植風險。

“每畝保額2000元,保費100元,種植戶只需繳納25元,其余都由政府補貼,性價比很高。”吳運全說,他們還在費率不變的情況下,將獼猴桃樹最易感染且不可治的潰瘍病納入賠付范圍,以提高保障力度,進一步支持當地做大獼猴桃產業(yè),助推脫貧攻堅。(完)

 

責任編輯:管理員